[1] 姚修杰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四重理论内涵—— 基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阐释 .理论探 讨 ,2024(2).
[2] 刘宁 ,彭飞凡 ,于梦鑫 .数字化赋能研究述评及 未来展望 .开发研究 ,2021(6).
[3] 陈剑 ,黄朔 ,刘运辉 .从赋能到使能——数字化 环境下的企业运营管理 .管理世界 ,2020(2).
[4] 王云霞 .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探析 .理论月 刊 ,2010(11).
[5]黄明玉 . 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及记录建档 .上海 : 复旦大学 ,2009.
[6] 陈淳 ,顾伊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 .复旦学 报 (社会科学版),2003(4).
[7] 黄永林 ,谈国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 护与开发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 版),2012(2).
[8] 向云驹 .论“文化空间”.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8(3).
[9] 梁保尔 ,马波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研 究——概念、分类、保护、利用 .旅游科学 ,2008(2).
[10] 张蓓蓓 .民间信俗下古代妈祖塑像和图像艺术 研究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23.
[11] 王景慧 .论历史文化 遗产保护的层次 .规划 师 ,2002(6).
[12] 单霁翔 .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 :突破与 压力 .南方文物 ,2006(3).
[13] 单霁翔 .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与实践 .中 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0(1).
[14] 刘伯英 ,李匡 .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 法 .建筑创作 ,2006(9).
[15] 刘建平 ,刘向阳 .区域红色文化遗产资源 整 合 开发 探 析 .湘 潭 大学 学 报 (哲 学 社会 科 学 版),2006(5).
[16]童兵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 .北京 : 中国大百科全 书出版社 ,2014.
[17] 谈国新 ,孙传明 .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 文社会科学版),2013(6).
[18] 杨丽霞 ,喻学才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综述 .旅游学刊 ,2004(4).
[19] 徐拥 军 ,王薇 .美国、 日本 和台湾 地区 文化 遗产档案数据库资源建设的经验借鉴 .档案学通 讯 ,2013(5).
[20] 罗安琪 ,刘佳静 ,郑建明 .2023年国内外文化 遗产数字化研究述评 .图书馆论坛 ,2024(6).
[21] 姚国章 ,刘增燕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保护与传承实践借鉴 .东南文化 ,2022(6).
[22] 贾秀清 ,王珏 .数字化手段在我国文化遗产传 承与创新领域中的应用 .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 学报),2012(2).
[23] 陈振旺 ,樊锦诗 .文化科技融合在文化遗产保 护中的运用——以敦煌莫高窟数字化为例 .敦煌研
究 ,2016(2).
[24] 姜申 ,鲁晓波 .展示传播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中 的交互性及其应用——以敦煌文化的当代传播为 例 .现代传播 (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8).
[25]易玲 , 肖樟琪 ,许沁怡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30 年: 成就、问题、启示. 行政管理改革,2021(11).
[26]陈述彭 ,黄翀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地 理研究 ,2005(4).
[27] 袁靖 .科技考古——助力中国考古学进入黄金 时代 .江汉考古 ,2021(6).
[28]王巍 ,赵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 获 . 中国史研究 ,2022(4).
[29] 刘建国 .中国史前治水文明初探 .南方文 物 ,2020(6).
[30]王家耀.关于地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的思考. 武 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2022(10).
[31]赵志耘 ,林子婕 .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 :科技赋 能文化新路径 .图书情报知识 ,2022(6).
[32] 王晓光 ,侯西龙 .面向活化利用的文化遗产智 慧数据建设论纲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3(5).
[33] 顾犇 .数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的指导方针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3(1).
[34] 乌丙安 .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的重点之重 .民间文化论坛 ,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