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oa “后疫情”时代苏州古城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策略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01 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是对疫情期间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的反思总结。结合苏州古城特点,以及考虑居民、社会、管理者对城市公共 空间新的需求,对比国外疫情期间典型的设计案例,总结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空间 发展趋势,从提升苏州古城室外公共空间比例、强化古城多功能弹性空间、加强户 外空间可视化安全距离设计、优化古城公共交通等四个方面,提出苏州古城公共空 间更新设计策略,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2 005 644959 李 园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外观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02 从情感化设计理论概述出发,探讨了情感化设计理念融入城轨列车外观设计的优势。结合情感化设 计的三层次理论,在整理、分析国内外主要城市城轨列车外观设计案例的基础上,从造型与感官设计、地 域文化与乘客情感关系构建、情感参数的转化三个方面总结了城轨列车外观情感化设计的基本策略。以苏 州轨道交通8号线列车外观情感化设计为例,认为由传统聚焦物质转向为聚焦乘客情感需求的列车工业产品设计,将列车外观设计与乘客心理特征及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强化列车外观的情感特征,加强列车外观 与乘客情感关系的构建,有利于激发乘客情感共鸣,提升城轨列车外观设计的品牌价值。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6 009 225373 王玉明 中唐士人园林设计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03 中唐时期产生了一系列园林设计美学范畴,对中国园林美学首次作出本体性确定和规范。以中唐士人园林为研究对象,借助白居易、柳宗元、裴度、李德裕、牛僧孺等中唐士人的园林文献,结合相关史志 和今人研究,从设计基底、设计理念、设计风格、设计境界四个层面对“胜”“适”“清”“境”四个园林 设计美学范畴进行透视,构建起中唐士人园林设计美学的思想体系,挖掘中古园林丰富且独特的审美理想 和文化意蕴,进而揭示中唐士人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为当今景观设计创新性发展提供历史经验 与启示。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10 014 574776 张延林 双色印刷设计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04 双色印刷设计指用两种油墨印制产品的设计。常规印刷定义为“青、品、黄、黑”四色印刷,而双 色印刷设计是在“四色”中选择两种颜色来设计印刷。通过双色印刷设计能够轻松地突出书籍的色彩张力和视觉冲击力,从“四色”变成“两色”也被设计师们称为“色简意深”理论。将“色简意深”的理念运 用到书籍设计之中,让读者身临其境在书籍的内容氛围感之中,从而传达出设计者的情感。本研究通过案 例分析从简练、质朴、复古的风格书籍视觉感观上探讨可以“叙述”的书籍设计之美、内容之美。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15 019 811208 葛玉峰 基于符号修辞学理论的铅笔刀设计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05 将符号修辞学理论作为一种工具,用来指导铅笔刀设计实践,探讨理论工具的创新为铅笔刀设计价值体系重构提供思考路径。基于皮尔斯符号修辞学的“三元”符号结构,以铅 笔刀文本的内外符号结构中的“指称关系”背后社会文化规约之间的相似、相邻、相同和相 反四种关联方式为基础,构建具有“辅助性”表意的“异之同”隐喻修辞方式、“排他性”表 意的“同之异”转喻修辞方式、“取代性”表意的“分之合”提喻修辞方式和“反向性”表意 的“合之分”反讽修辞方式的四种修辞设计文本编写框架。四款不同修辞解释方式皆能指导 不同表意方式的铅笔刀设计实践,表明了所构建的铅笔刀四种修辞设计文本框架具备可行性 符号修辞学“理论工具化”的尝试,既是对铅笔刀设计价值体系的重新定义,也是对后续文 具产品设计符号学系统化构建做出的有益提示。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20 025 488090 方景荣 浅论木渎古镇园林中的书条石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06 园林是综合的艺术殿堂,书条石艺术是营造园林氤氲文气的重要方式。木渎古镇现存 士大夫园林、文人园林、富商园林等数个不同类型的江南传统园林。在这三个不同类型园林中的书条石布置形式和书写内容也各有千秋:士大夫园林榜眼府第中寄托园主情怀的扇形书 条石,文人园林虹饮山房中体现园主以文会友性格的文人墨客诗赋集锦书条石,富商园林古 松园中则是展现木渎古镇历史文化与景观风貌的诗词拓刻书条石。初步研究这些书条石在营 造木渎园林文化氛围、传承古镇文化特色中的作用,提出木渎古镇和古镇园林特色发展的三 个思路,为古镇和古镇园林知名度、美誉度提升以及持久保值的发展寻找新的参考方向。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26 029 281609 张亚萍 战国丝绸图案的构图与审美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07 战国丝绸图案构图对后代丝绸纹样影响深远,但对其研究较少且不全面。湖北江陵马 山砖厂一号战国楚墓、湖南长沙左家塘战国楚墓和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出土的丝绸文物是研究战国丝绸图案的重要资料。战国楚墓出土的丝织品图案构图主要是填满空间的满地布 局、几何骨架、规律元素排列等三个方面内容。这些纹样的构图呈现出战国丝绸图案连续之美、 规律之美和对称之美的艺术审美特征。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30 034 1434490 曾玉蓉 数字化赋能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现状、现实挑战与未来路向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08 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智慧,是塑造社会集体记忆、 加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和桥梁。信息技术时代如何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传播发展中发挥数字化赋能已 成为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围绕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主题,从数字技术赋能提升、“本体”与“环 境”全面覆盖式保护、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城市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等方面,剖析我国数字化赋能文化 遗产保护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从文化遗产高质量保护的创新路径、全面覆盖式的保护方法、文化遗产个性 化与自适应式的存续与传播等三个主要方向,探讨了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路向,并探索构建以 多元数字化赋能为核心的文化遗产保护创新体系,以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国路径”。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35 040 341365 张蓓蓓,刘晏祯 源起 形成 分流——百年南艺民国时期中国画文脉考察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09 开创于 1912年的南京艺术学院是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高等艺术学府,历经百余年沧桑 却历久弥新,中国画作为其核心专业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始终贯穿着活的灵魂,是为百年南艺中国画文 脉。源起于上海美专的这条文脉在民国时期历经源起、形成、分流三个阶段,奠定了民国时期上海新华艺 术专科学校和杭州国立艺术院中国画办学的师资基础,为中国画在学院内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阵地。厘清这 段历史,一是为梳理出文脉之变迁,二是以更好地指导美术学院中国画的发展。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41 044 208143 张民生 论苏州美专实用美术教育在苏州本土的传承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10 苏州美专在三十年办学历程中,坚持“艺术进步与社会改善的统一、真 善美与写实主义的统一、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纯美术与实用美术的统一”的办 学思想,积极开展美术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美术专业人才。其实用美术教 育的成就尤为突出,制版印刷和动画两个专业均为国内首创,虽然开办时间较 短,但其教育实践却给后世以重要启示,在苏州本土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作 者拟对苏州本土实用美术教育的办学实践进行梳理,以论述苏州美专办学思想 的影响路径和传承脉络。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45 048 336506 赵雄贵 胶州剪纸艺术融入高校“剪纸”课程的实践探索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11 胶州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将胶州剪纸 艺术融入高校“剪纸”课程,对于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拓展美育教育途径、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胶州剪纸艺术为研究对象,探讨将其 融入高校“剪纸”课程的实践方法,主要从胶州剪纸艺术融入课程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和反馈等几个方面论述胶州剪纸艺术融入高校“剪纸”课程的创新价值。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49 053 365805 袁 蜜 画家风格创新与回应时代之问创作的社会影响力探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1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画家作为文化传承者与社会观察者,在塑造人们审美观念的同时,也承担着回应时代问题之责。通过对画家、作品、历史与时代的分析研究,探讨艺术家在风格创新与艺术创作中如何 回应当代社会的重要问题。揭示了艺术家通过个性语言的创新,以及独特的创作风格,来把握住艺术发展的新时代脉搏,守住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表现及叙述伟大时代,深刻回应时代之问,推动社会进步。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54 057 851778 张建华 敦煌石窟“三枝树”图像溯源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13 欧亚大陆两端的多个古老文明中都曾出现过圣树崇拜,无论是三星堆的青铜神树雕塑,还是西亚早期刻有对兽神树的浮雕,这些神树都曾是原始自然信仰时期寻求部族延续的图腾物。“三枝树”是指公元 10—11 世纪,在比邻中亚东段的敦煌壁画中出现的,以主干为中心,两个分支形成绝对镜像对称的植物形象。 “三枝树”主要盛行于公元6—11世纪,形态起源于萨珊王室的神树体系,之后不断东传,在中亚、东亚多个文明中留下痕迹,特别是敦煌石窟的壁画中亦可见这种来自萨珊文明的神树符号。在丝绸之路的视阈 下,通过对陆上丝绸之路沿途地区树形纹饰图像的对比分析来研究隋唐五代时期敦煌石窟中出现的“三枝 树”神树的起源和演变。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58 063 1267292 戴浩羽 古意与心境——“身体符号”视域下赵孟頫《红衣罗汉图》再思考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14 赵孟頫《红衣罗汉图》出现了很多奇怪的意象符号,如“红色皮履”“五叶牡丹”“左手施印”等。 这些奇怪“身体符号”的背后必然蕴含着赵孟頫不可言说的思想内涵,即赵孟頫深陷官场而又渴望归隐的矛盾心境,这种矛盾心境是贯穿他整个“仕元”经历的。在《红衣罗汉图》中,赵孟頫通过借用、改造晋 唐以来“树下高士”的图式,并结合自己创新的“身体符号”来表达隐逸思想;同时他又不想失去“仕元” 带来的现实物质基础,在“出仕”与“入仕”之间来回徘徊。但隐逸的理想最终还是让位于物质的现实。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64 069 1634918 彭 宇 技术窥探与东方遐想——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18 世纪《瓷器制造与贸易图谱》图像考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15 《瓷器制造与贸易图谱》(以下简称《图谱》)原作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由 50帧连续绘画组合而成, 表现的是清中期中国陶瓷的生产、运输与海外贸易,有着较强的纪实性。同时《图谱》也是外销画兴起时 的产物,有着不可忽视的商品属性,其中不乏想象和误读的成分,而这种想象和误读不仅是在西方语境下“被 选择的中国风”,更是一种文化上的他者化。《图谱》纪实性和想象性的双重属性提供了一个研究文化差异 性与文化交流复杂性的独特视角,以小见大地探讨了此类外销画中“异国凝视”的问题。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70 074 820761 李柏言 贵州黎平侗族刺绣的文化结构与功能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16 刺绣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而逐步形成的传统手工艺,与现实生活、社会活动相联系,是人类社会可利用的人文资源。贵州黎平的侗族刺绣有其民族特性,且历史底蕴悠久,展现出自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文章以黎平侗族刺绣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地侗族刺绣手工艺,在多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的背景下, 深入分析侗族刺绣的文化结构与功能,并试图以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进行阐释, 以期为刺绣文化的研究提供学理上的支持。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75 079 799467 杨再旺,李 艳 清中期苏派砖雕门楼的典范——论苏州大石头巷吴宅“四时读书乐”门楼的价值与地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17 “四时读书乐”门楼是清中期苏派地区砖雕门楼的代表作,其典型的门楼结构制式、精致的雕刻工艺、 长卷式文人画的构图形式,以及将翁森“四时读书乐”诗的意境作为雕刻描绘内容,集中展现了清中期文 人士大夫的真实生活场景,是苏州地域文化及江南文人风范的典型展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极为重要 的历史价值。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80 085 1373668 居 由 常州留青竹刻的工艺现状与问题探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218 常州留青竹刻是中国传统非遗技艺之一,面临传承困难、受众面小等问题。应从传承主体和产品创新两方面入手,通过政府支持、多元主体参与、产品创新等措施,提高传统技艺的现代生活适应性,扩大受众面,促进留青竹刻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制度建设、举办非遗技艺宣传和体验活动、 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开发新产品等。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留青竹刻应在技艺创新、材料与工艺探索、 功能与应用场景拓展、市场定位与品牌建设、跨界合作与资源整合、营销推广与文化传播等方面采取具体 措施,以实现高质量的保护与传承,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4年09月30 00:00 2024年2期 86 090 344663 李 晓